第20章 二十弱战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�0�2【原文】
凡战,若敌众我寡,敌强我弱,须多设旌旗,倍增火灶,示强于敌,使彼莫能测我众寡,强弱之势,则敌必不轻与我战。我可速去,则全军远(1)害。法曰:“强弱,形也。”
后汉,羌胡反,寇武都。邓太后(2)以虞诩有将帅之略,迁武都太守。羌乃率众数千,遮诩于陈仓、崤谷(3)。诩即停军不进,而宣言上书请兵,须到当发。羌闻之,乃分抄傍悬。诩因其兵散,日夜倍道兼行,日行百余里。令吏士各作两灶,日增倍之,羌不敢逼。或曰:“孙膑减灶,而君增之,兵法曰行不过三十里,而今日且行百里,何也?”诩曰:“虏众多,吾兵少,虏见吾灶日增灶,必谓郡兵来迎,众多行速,必惮(4)追我。孙膑见(5)弱,吾今示强,势有不同故也。”
【注释】
(1)远:避免。
(2)邓太后:东汉和帝刘肇的皇后。和帝死后,她先后立殇帝刘隆、安帝刘祜,临朝执政十余年之久。
(3)崤谷:即散关,亦称大散关。位于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,是从陈仓出陕西进入四川的交通要道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
(4)惮:害怕。
(5)见:同“现”。
【译文】
与敌人作战,如果敌强我弱、敌众我寡,就应当增设旗帜,倍增炊灶的数量,向敌显示自己的军容强大,使对方无法估计我方兵力的虚实强弱,这样敌人必定不敢轻易与我交战。此时,我方趁机迅速撤退,就能避免灾祸。兵书上说:“力量的强弱,可以根据形势伪装。”
东汉安帝时,西部少数民族羌族反叛,侵犯武都。执掌朝政的邓太后认为虞诩有将帅的才略,便升迁他为提武都太守。羌人知道后,便率领几千人在陈仓和崤山峡谷地带阻截虞诩。虞诩获悉立刻停止向武都进兵,并刻意散布已经向皇帝上书请求援兵,要等救兵来了再向西进攻的消息。羌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信以为真,便不再集中兵力拦截,竟分散到附近的州县进行抢夺。虞诩趁敌人分散了兵力,加快速度日夜兼程,一天走了100多里。他还下令官兵每人做两个灶,以后每天增加一倍。羌人以为汉兵增多,都不敢进逼。有人问虞诩:“孙膑用兵,采用减灶的计策欺骗魏军,而你却逐日增加。兵法上说:每天行军不要超过30里,而我们现今每天却走了将近百里,这是为什么呢?”虞诩回答:“敌人数量比我们多,命令军士增灶,是为了让敌人误以为是各州郡的部队来增援我们,我军兵士众多,行军速度又快,敌人一定不敢追赶我们。孙膑向敌人显示自己兵弱,我则是故意向敌人显示强大,这是因为作战形势不同的缘故啊。”
【心得】
本篇主要阐述在敌强我弱形势下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。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和敌人作战,就要采取各种措施,伪装成强大的样子,使敌人无法正确判断我军的虚实,从而迷惑敌人,化不利为有利。
的确,因为敌我双方处于未知的状态,交战一方的兵力强弱不仅止于实际存在的客观实力,也在于给对方造成的印象。强可以示弱,弱也可以示强,这正是将领迷惑敌人的一种高明方法。
公元115年,虞诩调任武都太守。羌族人得知这一消息后,打算将虞诩堵截在赴任途中。羌人首领率数千兵马来到陈仓、崤谷一带,虞诩只带了极少士兵,看样子敌不过羌兵,所以就停止不前。虞诩故意四处宣扬已急报朝廷搬兵,援军到了再继续前进。羌兵听说后,便分兵四处掳掠,虞诩则趁机抄近道日夜兼程地行军。他命令官兵每人造两个灶,次日增加一倍,第三天再加一倍。羌兵见虞诩的军营中炉灶增多,以为汉军的援兵已到,便不敢贸然攻击。
虞诩的一些部下对此疑惑不解,问他:“只听说过孙膑减灶破庞涓,而您却增灶,这是什么原因?”虞诩回答:“羌兵看见我们的炉灶日益增加,误认为我军援兵已到,就不敢贸然追击。从前孙膑用减灶之计故意示弱,而我们增灶目的在于故意显示强大。情势不同,运用的策略也有所不同。”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第21章 二十一骄战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 �0�2【原文】
凡敌人强盛,未能必取,须当卑词厚礼,以骄其志,候其有衅隙可乘,一举可破。法曰:“卑而骄之。”
蜀将关羽(2)北伐,擒魏将于禁(2),围曹仁(3)于樊。吴将吕蒙(4)在陆口称疾,诣建业,陆逊(5)往见之,谓曰:“关羽接境,如何远下,后不堪忧也!”蒙曰:“诚如来言,然我病笃(6)。”逊曰:“羽矜其骄气,凌轹(7)于人。始有大功,意骄志逸。又相闻病,必益无备。今出其不意,自可擒制。下见至尊(8),宜好为计。”蒙曰:“羽素勇猛,既难与敌,且已据荆州,恩信大布,兼始有功,胆气益壮,未易图也。”蒙至都,权问:“卿病,谁可代者?”蒙对曰:“陆逊虑思深长,才堪负重,观其规虑(9),终可大任。而未有远名,非羽所忌,无复是过。若用之,当令外自韬隐(10),内察形便,然后可克。”权乃召逊,拜偏将军都督代蒙。逊至陆口,书与羽曰:“前承观衅而动,以律行师,小举大克,亦何巍巍!敌国败绩,利在同盟,闻庆抚节(11),想遂席卷,共奖王纲。某不敏,受任来西,延慕光尘,思禀良规(12)。”又曰:“于禁等见获,遐迩欣叹,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,虽昔晋文城濮之师(13),淮阴拔赵之略(14),蔑以尚之(15)。闻徐晃(16)等步骑驻旌,窥望麾葆(17)。操猾虏也,忿不思难,恐潜增众以逞其心。虽云师老,犹有骁悍。且战捷之后,常苦轻敌,古术军胜弥警,愿将军广为方针,以全独克。仆书生疏漏,忝所不堪,嘉邻威德,乐自倾尽,虽未合策,犹可怀也。”羽览书,有谦下自托之意,遂大安,无复所嫌。逊具启状,陈其可擒之要。权乃潜军而上,使逊与吕蒙为前部,至即克公安、南郡。
【注释】
(1)关羽:三国蜀汉大将,河东解县(今山西临猗西南)人,字云长。东汉末,从刘备起兵于涿郡。建安十九年镇守荆州;二十四年,率军北进,围攻曹操部曹仁于樊城,大破于禁所领七军。不久,因后备空虚,兵败被俘杀。
(2)于禁:三国魏钜平(今山东泰安南)人,字文则。初从济北鲍信镇压黄巾起义,后归曹操,官至虎威将军,封益寿亭侯。建安二十四年,奉命率军赴樊城援救曹仁,兵败投降关羽。后孙权军袭占荆州,他被放还魏,惭恨而死。
(3)曹仁:曹操堂弟,字子孝。东汉末,随曹操起兵,官至征南将军,屯兵江陵,以抗东吴。曹丕称帝后,他任大将军。
(4)吕蒙:三国东吴名将。汝南富陂(今安徽阜南东南)人,字子明。从孙权征战有功,任横野中郎将。赤壁之战后,任偏将军;袭取荆州后,任南郡太守,封孱陵侯,不久病死。
(5)陆逊:东吴名将。吴县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字伯言。孙策之婿,出身士族家庭。善谋略。为吕蒙所荐,任偏将军,代蒙屯陆口。袭取荆州后,升任大都督,掌东吴兵权,与吕蒙合谋击败关羽,夺得荆州,官至丞相。
(6)病笃:谓病重。
(7)凌轹:亦作“陵轹”,盛气凌人也。
(8)至尊:至高无上的地位。古代多指皇帝,故用作皇帝的代称。这里指孙权。
(9)规虑:谓器识。
(10)韬隐:谓隐藏才能行迹。
(11)闻庆抚节:即可纪念庆贺的事情,这里指关羽围曹仁于樊、败于禁七军。抚节,即手持节钺。
(12)延慕光尘,思禀良规:此为陆逊对关羽的赞美之词。
(13)晋文城濮之师:即指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。周襄王二十年(公元前632年),晋文公率军与楚将子玉军在城濮(今山东范县西)交战,晋军大胜,从此确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。
(14)淮阴拔赵之略:汉高帝三年(公元前204年)10月,韩信率兵在井陉口大败赵军,占领赵地。
(15)蔑以尚之:意谓无人能及。此语仍是陆逊对关羽的恭维之词。蔑,无、没有。尚,超过。
(16)徐晃:三国魏名将。河东杨县(今山西洪桐县东南)人,字公明。先从车骑将军杨奉镇压黄巾起义,后归曹操,任右将军,封阳平侯。
(17)麾葆:即古代将帅指挥军队作战的旗帜。这里指代关羽。
【译文】
凡是遇到敌人强盛、我方不能获胜的情况,可以采取卑词厚礼的策略,使敌人骄傲和松懈。等到敌方出现破绽、我方有机可乘的时候再出击,便能一举破敌。兵书上说:“对强敌可使用谦卑的态度使其骄傲。”
三国时,公元219年,蜀将关羽受命北伐,擒获了魏将于禁,并将曹仁围困在樊城。驻守在陆口的吴将吕蒙宣称有病,前往建业,陆逊闻讯前去探望他。陆逊说:“关羽已经来到我国边境,如果长趋直入,后果实在令人忧虑!”吕蒙说:“情况正像您说的那样,然而我病得很重啊!”陆逊说:“关羽以为自己的功劳盖世,骄矜自负,盛气凌人。最近又有您病重的传闻,关羽一定更加不防备。现在如果出其不意地进攻,肯定能战胜他。若是您拜见吴王,应当好好地商议一下计策。”吕蒙说:“关羽素来勇猛,我国本来就难以与他为敌。况且他已占据了荆州,向百姓广施恩惠和信义;再加上他刚刚战胜了曹操的军队,锐气更加豪壮,不容易对付啊!”吕蒙到了国都,孙权问:“你养病谁能代你防守陆口?”吕蒙回答:“陆逊为人深谋远虑,才能可以肩负重任。从他对国家大事的筹划来看,相信可以授予要职担当大任。而且他现在声誉未显,非关羽所妒嫉的人,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。如果任用他,应当隐藏实际的意图,而在暗中察探敌情,必然可以战胜关羽。”孙权听了吕蒙的话,召见陆逊,任他为偏将军,代替吕蒙都督诸军。
陆逊来到陆口,致书关羽,信中说:“您以前看准敌人的破绽,乘机进攻,并以法制整治军队,运用小谋略就取得大胜利,多么了不起啊!敌国军队溃败,我们同盟国也受利。敝国想乘您席卷之势,共同奖励王霸事业。陆逊不才,受命西来驻防,有幸借重您的威德,还望您不吝赐教!”信中又说:“于禁等人被您擒获,远近欢欣鼓舞,都认为将军此次战功,足以久传万世。就是当年晋文公在城濮大败楚军的业绩、淮阴侯韩信率军东下井陉大败赵军的谋略,都无法和您此次战役的成功相比。听传闻,徐晃等人的军队广张旌旗,虎视眈眈。曹操是个狡猾的敌人,对于您给他的打击,一定愤恨交加,甚至不计万难,已经暗地增兵,以逞其能。虽然说曹操的军队长时间驻扎在外,锐气已经减弱,但还是十分骁勇强悍。一般战斗大捷之后,往往容易轻敌,所以古代的将军获胜后反而加强警戒,也希望将军能更加周严思虑,巩固已取得的胜利。我陆逊是一个浅陋的书生,有愧于吴王给我这样高的职务。所幸有您这样一位有威德的将军在附近,衷心愿意和您交往。虽然我的话不一定合乎将军的心意,但我的心情是诚恳的。”关羽看完陆逊的来信后,便轻视陆逊并显现自我得意之态,心里的疑忌也不复存在了。陆逊将所掌握的情况呈报吴王,陈述可以擒获关羽的主要理由。于是孙权秘密地派军队沿江而上,命陆逊与吕蒙为先锋,军队到达后就攻克了公安、南郡。
【心得】
本篇主要阐述对于强而易骄之敌作战的谋略思想。当敌人强大无法战胜时,应当采用“卑词厚礼”之法,助长敌人的骄傲情绪,待其弱点充分暴露而我有可乘之机时,再出兵击之,就能一举打败它。
李渊太原起兵之后,西攻关中,为了避免强大的瓦岗军来叩关相争,以免腹背受敌、两面作战,在进军途中致书李密,要求连和、李密回信,以盟主自称,“自唯虚薄,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”,企图在政治上先声夺人,并要求李渊来河内郡面结盟约。李渊接信阅后笑道:“密夸诞不达天命,适所以为吾拒东都之兵,守成皋之厄,更觅韩彭,莫如用密。……使其不虞于我,得入关,据蒲津而屯水丰,阻崤函而临伊洛,东看群贼鹬蚌之势,吾然后为秦人之渔父矣。”
于是李渊回信,书曰:“天生蒸民,必有司牧。当今为牧,非人而谁?老夫年逾知命,愿不及此。欣戴大弟,攀鳞附翼。唯弟早膺图箓,以宁兆民。宗盟之长,属籍见容;复封于唐,斯容足矣!殪商辛于牧野,所不忍言;执于婴于咸阳,非敢为命。汾、晋左右,尚须安辑,盟津之会,未暇卜期。”李渊吹捧李密,假意推李密为盟主、以骄李密之志。一来使李密放松了对李渊的警惕,对李渊进军关中不闻不问,“遂注意东都,无心外略”;二来李渊掩盖了自己的政治野心,以“安辑汾、晋”为借口,隐藏了自己抢先入关的政治企图,并婉言拒绝了去河西郡会盟的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