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节挨家劝说
老主妇沏茶之后就走了出去,很快就张罗了一桌子饭菜,粗茶淡饭,有青菜、蘑菇、土豆,还抄了一个鸡蛋,凑成四个菜,主食是一大碗面。
对杨潮来说,显得清淡了些,但是平时吃饭谁家会炒菜,杨潮知道张家又破费了。
吃过饭后,杨潮对老两口说,自己还有些事情,得让他儿子跟着去做,就先告辞了。
老两口客气了几句,最后表示正事要紧,让他儿子跟着杨潮好生做事,做不好打断他的腿云云。
杨潮要张国柱带着是去拜访另外几家人家的,这几家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家中都有子弟当过兵,当过华勇,但是都跑了回来,这个村子里就只有张国柱一个人还在青岛当兵。
杨潮要将这些人带回去。
第一家就吃了一个败仗,这家人倒是热情,只可惜他们的儿子不在村里,而是去高密做工去了,要到夏收才能回来。
村里当过兵的一共有五个人,其实基本情况都是这样,中国老百姓喜欢扎堆,有一个人去了,其他人才跟着去,没有带头的,往往都不会去开拓。
去了第二家,家里没有人,打听了之后,在地里忙活呢。
这失节不是农忙时节,他家在修房子,因此都去地里打泥坯去了。
杨潮跟张国柱所幸直接去了地头,看到几个年轻壮小伙子,二三月的天气里光着膀子,还浑身冒汗,轮着石锤一下一下的杵泥浆,也有四十来岁模样的男女在一旁帮衬着。
“黑牛,快过来。”
张国柱韩了一嗓子,一个正在杵石杵的汉子抬头看了看,一张黑脸露出会心的笑。
“二柱子你回来了。还去不去?”
张国柱道:“当然去了,俺大哥明年娶媳妇,得花钱呢。”
黑牛有些遗憾:“俺还以为你也不去了,正好给俺帮忙呢。”
说完又埋头干手里的活,不理会张国柱。
张国柱有些脸上挂不住,大声喊道:“快甭干了,先过来。杨先生来了。”
黑牛不耐烦的扔下石杵,不得不走了过来,一边走一边嘀咕。
“着急个啥么,俺这正忙着呢。”
边抱怨边慢悠悠挪了过来。
“黑牛,这是杨先生,是咱连里的顾问。”
黑牛还没到跟前,张国柱已经等不到给他介绍杨潮了。
杨潮对黑牛笑笑:“黑牛,我是连队顾问,想问问你,还愿不愿意回去?”
一听回去,黑牛也露出一种向往,可是随即就摇了摇头。
“不敢回去,要吃军法的!”
其实在德国人哪里当兵,挣的钱要比在别的地方打工强多了,哪里能找到一个月八两银子的工作?
所以很多离开的士兵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后悔的,尤其是军队里还能吃饱饭,在家里只能饥一顿饱一顿,闲时吃粥忙时吃干,吃惯了军队食堂后,还是有些不习惯的。
但是却畏惧军法,因为他们也知道,德国鬼子的军法很严格,该罚就一定会罚,他们这属于逃兵了,很多人都传回去会被枪毙。
杨潮认真保证:“你放心,有我在,没人敢治你的军法。”
黑牛不由有些动心,但还是不太放心,看了看张国柱。
张国柱冷哼道:“杨先生说的话算数,杨先生是顾问,只听总督和连长的。”
黑牛一顿:“那杨先生是坐第三把交椅的了?”
杨潮不由赧然,到底是山东人啊,梁山泊排座次啊。
但是此时务必要让黑牛信服,杨潮只能顺着他的话:“没错,我只听总督的。连长只是跟我平级。”
黑牛不由道:“那你是跟连长一边大了?真不治俺的军法?”
杨潮保证道:“我说话算数,只要你肯回去,军饷照旧领,吃饭管饱。”
黑牛更为动心:“那俺得跟俺娘说说。”
杨潮笑道:“我等你的信,替我给你家人问好。想好了,去二柱子家找我。”
杨潮说完也不想跟黑牛家人打招呼了,因为这家人是村里有名的不好说话。
主要原因还是时间紧迫,张家湾村可是有好几户人家要去走访的。
又走了两家,这次运气不错,正主都在家。
只是两家还是很犹豫,其实主要还是怕回去被治罪,当初跑回来各自有各自的原因,受不了长久的规律军事生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,但是回家后又开始怀念军营,家人也因为缺少了那不菲的军饷而拮据起来。
这两家都很动心,但是却不肯给杨潮一个保证。
杨潮略微有些沮丧,出师不利啊,老百姓防范意识太强了。
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,天色到了午后,杨潮打算回张家了。
结果在张家大门外就碰见了黑牛。
黑牛答应回军营,因为他家在修房子,之后经济会有些紧张,而且他嫂子对他在家里白吃白住很有意见,父母碍着嫂子娘家人的威吓敢怒不敢言,所以黑牛跟父母一说,他们虽然担忧,但还是同意了,而且同意黑牛马上就走。
总算有了第一个收获,杨潮拜别了张家二老,立刻就带着黑牛上车,往青岛返回。
第一天虽然只是带回来一个人,也还是让法尔肯海感到意外,对杨潮的劝说行动更加支持了。
安置了黑牛,让他归队后,第二天杨潮继续带着军中士兵回他们的村子劝说逃兵。
一连十天,总共只召回了十一个人。
而这些人逃离军队的原因,杨潮也大致弄清楚了,有的是受不了军队的规律生活,有的是不满洋人的歧视,还有一种是因为当地保守势力的威逼,有几个村子发生这种事情,当地官府派人威胁他们的家人,告诉他们给洋人当官小心被收拾,高密县就是这种情况。
又过了十天,虽然没有再去召他们,反倒是有十来个人主动联系,得到允许后,也回到了军中,这些是那批观望的,发现回去的人确实没有受惩罚而改变主意的。
这样就召回了三十个人,剩下那些没有回来的,那就真的是回不来了。
召回三十个人,让华勇连士兵数量达到了一百多人,杨潮的工作成效让法尔肯海认可了,他来军营次数越来越勤了,关注训练的时间越来越长了,显然他又一次看到了希望,哪怕是很渺茫的希望。
面对英国人的嘲笑,他心里其实一直都不想认输。
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