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得水拿起盒子看了看,问道:“周队长,你觉得这盒子里装的是啥东西?是金玉珠宝还是别的什么贵重物品?”
“你把盒子给我,让我看看。”
金得水将盒子递过来,周湘龙接过来,先将鼻子凑过去,仔细闻了闻里面的味道,又凝神盯视着盒子底部,然后伸手用两根指尖捏出一小片发黄的碎纸片。
“这盒子里装的是一本书,而且是那种很古旧的老书。”周湘龙很肯定地说。
“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?”
“刚刚我闻了闻盒子里的味道,有一股很浓烈的樟脑味道,其中还夹杂着古旧书籍发出的那种特殊的清香。樟脑是用来防虫蛀的,一般都只在藏书时使用。
“另外,你也看到了,我从盒子底部捏出了这一片碎纸屑。这纸屑古旧发黄,证明盒子里藏的就是一本书,而且是古书。”
金得水皱着眉头想了一下,忽然失声叫道:“不好,凶手盗走的肯定是我们的族谱。”
周湘龙有点奇怪地问:“族谱是很普通的东西,很多族人家里应该都留存有一部,凶手要盗走干嘛?还有,丢失一本族谱,你为何这么惊慌失措?”
“你不知道,藏在族长家里的这本族谱,有近千年的历史了,还是绝版孤本。这本族谱很特殊,记载的是我们的远祖——历代渤海郡王创建、管治渤海国的历史。这段历史有两百多年,期间渤海国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、历代郡王的治国方略和成效,族谱上都有记载。
“因此,这本族谱并不是简单的家族历史,还是渤海郡国的国史,异常珍贵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:这本族谱是渤海郡国末代世子大轩文在国灭之后,以十年的时间潜心整理撰写出来的。上面所有的记载,都是他亲笔撰写,并没有交付印刷。所以世上仅此一本,是我们金氏家族传承了八九百年的传家宝,历来都由族长保管。”
周湘龙惊讶地问:“这么说来,你们铁皮沟金氏家族,始祖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渤海郡王大祚荣?”
“没错。如果只追溯到武则天时期,则我们的始祖正是祚荣公。”
“大祚荣不是姓‘大’吗?怎么你们又姓金?”
“这个很好解释啊:渤海郡国享有国祚228年,传承十五代郡王,到五代后梁同光四年,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亡。末代渤海郡王諲譔公被辽太祖安置到当时辽国的都城临潢。
“渤海国灭亡时,世子轩文公不愿跟随父王投降,逃到了长白山中,在一个深山村落里定居下来,开始潜心撰写辽东大氏族谱,其实就是渤海国的历史。书成后,他留给了长子本洪公传承。
“后来,数百年后,轩文公留下的这一支族人在金朝时期,渐渐融入了女真族,改姓金。前清雍正年间,我们铁皮沟金姓的开山始祖宏远公,是一位武举人,担任过游击将军职务。
“后来,宏远公因为一件事得罪了朝廷,被发配到黑熊岭山脚下的铁皮沟,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,繁衍出我们这一支金姓族人。轩文公撰写的那本族谱,也被宏远公带到了铁皮沟,由历代族长保存。”
周湘龙听他讲完族谱的来历后,点点头说:“这本族谱确实珍贵稀有,难怪你那么惋惜。只不过,我还是有点想不通:为了一本族谱,日本人何至于如此大动干戈?一口气杀了四个人,还严刑拷问一个七十岁的老人,难道这本族谱里另有奥妙?”
金得水大吃一惊,目瞪口呆地看着周湘龙,有点口吃地问:“你……你说啥?日本人?这桩惨案难道是日本人干的?”
“没错。刚刚我一看到两个丫鬟和族长身上的刀伤,就得出了判断:动手杀人的凶手,肯定是日本人,而且是黑龙会的所谓‘日本武士’。”
“刀伤?凭刀伤怎么判断是日本人?”
周湘龙耐心地解释说:“根据两个丫鬟和族长身上伤口的深浅、形状,以及凶器刺入死者肌肤的角度,可以看出:造成这些伤口的凶器,都是一种叫做‘胁差’的日本刀,是日本武士的辅助刀具。
“一般情况下,日本武士都会带两把刀在身上,一长一短。长刀是主武器,称为‘本差’,又称‘打刀’;短刀是插在腰带上的,意思是‘插在肋下’,称为‘肋差’,又称‘胁差’,是打刀的辅助进攻器具。
“我对日本武士刀颇有研究,熟悉胁差刺人后留下的伤口特征,所以敢肯定族长等人都是被凶手用胁差刺死的。而胁差是武士刀的一种,也是日本武士的象征之一,普通的中国人一般得不到,所以我认为这桩惨案极有可能是日本人干的。”
金得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:“你这个判断有点武断了吧!即使族长他们真是被胁差这种刀具杀害的,但也并不一定就可以肯定是日本人干的。万一有不怀好意的人故意去买了这种刀具行凶,想嫁祸日本人呢?”
周湘龙说:“当然,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。但从凶手作案的凶残程度、以及杀人时娴熟的手法来看,我还是倾向于是日本人作案。”
见金得水仍是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,周湘龙补充说:“我对金占威司令有所了解,他是一位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,曾多次在报刊公开发表抗日言论和文章,要求取消日本人在满洲的特权,收回满铁附属地。
“他所辖的陆军第五旅,也曾多次与日本驻军发生冲突,好几次差点酿成战争局面。因此,我估计日本人非常恨他,这次派人谋杀他的父亲,很可能就是对他的一种报复,同时也是对他的一种警告。”
金得水对他的这个观点倒是颇为赞同,点点头说:“要说日本鬼子恨金司令,这倒是真的。四年前,金司令曾经当众枪毙过两个日本浪人。此事当时轰动一时,也差点酿成了华日军事冲突——这个事件你知不知道?”
周湘龙摇摇头,有点惭愧地说:“四年前,我正是少不更事的时候,每天沉迷于吃喝玩乐,对社会热点问题根本不关心,连报纸都很少看,所以并不知道你说的这个事件。”